热门搜索: 贸趣网络 国富光启
 

小宝科技

 

公司介绍

小宝是一家 2017 年新成立的科技公司,公司坐落于云南软件园,我们致力于将快速检测技术服务于大家的日常生活。在实验室检测及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具有十五年的行业经验,对近红外光谱等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长达十年以上,我们专注于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。 我们秉承“真诚相伴,携手辉煌”的理念,与伙伴和用户一起, 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我们社会的进步。

利用移动终端,基于质量信息,提供实时的消费信息服务
通过终端设备对物质信息的快速测定,通过与云端实验室数据进行比对,及时获取被测物质的成分、标签、产地等朔源信息,消除消费信息不对称的鸿沟。

北京 0 收藏 分享到:

二次测定技术,测定的准确性 高度依赖基础的数据库和化学计量学模型及算法。
近红外光谱技术(NIR)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,它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、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。

王 玉      创始人 首席执行官
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,高级工程师,近红外光谱学会云南专业委员会委员,昆
明市科技专家库成员,从事分析检测、实验室管理工作 16 年,曾任云南瑞升烟
草技术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、分析检测研究中心副总监,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
份有限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、实验室体系管理负责人。

李 伟     联合创始人 首席技术官
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,工程师,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
理事,从事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研究近十年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,
参与制定近红外技术相关标准 2 项。

梅晋源   联合创始人 首席运营官
毕业于云南大学财务管理专业,从事市场营销方案策划、销售管理工作五年。具
备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,擅长资源分析、组建团队、制定目标等工作。曾担任昆
明捷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监。

马军海    联合创始人 首席信息官
毕业于云南大学应用化学系。SAP 商务智能系统高级咨询顾问,参与了联想集
团、海尔集团、红塔集团等大批国内大型跨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,在数据分析及
企业信息化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。

杨 涛     联合创始人 首席市场官
毕业于昆明医学院药学专业,药物研发工程师,曾担任Thermofisher Scientific 西
南区经理,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云南省销售经理,擅长近红外光谱仪的市
场管理及推广。

杨俊萍    联合创始人 首席人力资源官
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学院,从事计算机及教育工作 10 余年.曾担任
昆明捷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、云南栩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

万翠芬    联合创始人 首席财务官
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,会计师,从事财务相关工作 17 年,对企业财务管理、成
本控制、税务处理有非常丰富的经验。曾担任昆明捷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
监、云南卡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。

2017 (e)2018 (e) 2019 (e)2020 (e):用户预计10万元100万元 500万元 3000万元
2017 (e)2018 (e) 2019 (e)2020 (e):活跃用户预计 1万元10万元 50万元 100万元
2017 (e)2018 (e) 2019 (e)2020 (e):平台检测收入预计 50万元 300万元,500万元 1000 万元
2017 (e)2018 (e) 2019 (e)2020 (e):硬件收入预计 2000万元 5000万元,5个亿元
2019 (e)2020 (e):实现利润 1000万元;8000 万元

1、项目的简单描述

利用移动终端,基于质量信息,提供实时的消费信息服务。通过终端设备对物质信息的快速测定,通过与云端实验室数据进行比对,及时获取被测物质的成分、标签、产地等朔源信息,消除消费信息不对称的鸿沟。

 

2、项目优势及特点简介

技术特点:二次测定技术,测定的准确性 高度依赖基础的数据库和化学计量学模型及算法。

(1)检测行业作为新兴技术服务业,目前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,市场规模快速增长。

(2)作为检测蓝海的 B2C 市场由于专业技术门槛高、整合难度大、顾客消费习惯及购买成本等原因,此类检测尚处于探索阶段。

(3)本项目,充分利用近红外快速检测的技术特性,结合移动网络的便利性,加上共享经济模式的创新,有效解决了制约检测B2C 市场的桎梏,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。

(4)移动互联网病毒式的传播,比较容易进入规模化,一旦商业流程定型,资源整合到位,其爆发的能量是传统商业所无法比拟的。

(5)智能硬件、微型机电、人工智能的发展,为便携式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
 

3、项目融资方案

天使轮引入 500 万资金,释放 10%股权,用于奶粉样本的扩充,光谱大数据的扩充及训练,快检设备的研发。

A 轮引入投资 3000 万,释放 8%股权,用于快检设备推广及服务内容的拓展。

(A+)或 B 轮引入投资 1000 万美金,释放 5%股权,用于构建大数据营运中心,专业级的快检设备研发及推广,业务形成集团化。


4、项目进展

(1)、团队:已组建了七人的创业团队,成员包括实验室管理、近红外技术专家、软件信息专家、市场渠道专家、人力资源及财务专家。

(2)、技术:已构建了检测实验室,检测设备已调试可用;已申请发明专利二项;已构建了八个品牌 80 多个规格的种子样本库,并建立了四个品牌近 30 个规格奶粉的测定模型。

(3)、市场:已进行了市场调研及推广策划;已开发了微信公众号用于实验接样、市场推广。


5、市场发展规划


2017 年:用户数量超过 10 万,活跃用户数超过 1 万,平台奶粉检测收入超过 50 万,研发纸尿裤等其他母婴产品的检测,完成快检设备原型机的研制和测试;

2018 年:用户数量超过 100 万,活跃用户数超过 10 万,平台检测收入超过 300 万,硬件收入超过 2000 万,公司实现盈亏平衡;

2019 年:用户数量超过 500 万,活跃用户数超过 50 万,平台收入超过 500 万,硬件收入超过 5000 万,启动 B 端市场,实现利润 1000万;

2020 年:用户数量超过 3000 万,活跃用户数超过 100 万,平台收入超过 1000 万,硬件收入超过 5 个亿,实现利润 8000 万,启动上市。


6、风险识别与控制

—— 市场风险:终端用户的接受度不高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对策:以头条咨询、官方微信、网络社区等方式,加大技术宣传


—— 竞争风险: 检测公司、网络信息公司、智能硬件公司的业务跟进,

              对策 :加快技术研发进度,加大市场推广力度


—— 政策风险:食药监部门对技术的认可不高

              对策:联合地方食药监部门,加快行业标准的申请及制定工作


—— 运营风险:互联网运营人才相对缺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对策: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


—— 资金风险: 硬件设备开发资金需求较大

           对策:加大宣称力度,加快融资进程